兰州市科技局做强科技 赋能创新

图片
2020年兰州科博会
图片
2020年兰州科博会,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授牌现场。
图片
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竞争对接环节
过去5年,我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主导战略,出台促进科技创新配套政策,深入实施重点人才项目、重大技术攻关专项“揭榜挂帅”,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5年内翻了两番多。兰州已正式迈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连续3年成为全国15个创新策源地城市之一,2021年排名进至14位。同年,兰州科技进步贡献率和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分别达到60.4%和79.53%,创新实力整体增强。
按照省委“大力实施强科技行动”“着力增强科技支撑力”的决策部署,全省“强科技”行动实施方案已出台,我市“强科技”行动方案也即将出台。目前,兰州市科技局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方向,聚焦省市“强科技”行动,围绕打造国家重要的区域创新中心等目标,全力推进我市科技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
兰州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
5年来,兰州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创新实力整体增强、高能级创新平台持续建设,培育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提上议事日程并正在努力推进。
2018年2月,兰州、白银高新区获国务院批复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9年,兰州正式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在全国72个国家创新型城市中排名第37位。2020年,兰州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了2.25%,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在2018年以前,该数据长期徘徊在1.9%左右。2021年,兰州在15个创新策源地城市中的排名升至14位,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比重位列入选城市第一。“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获批,标志着我市在近年来国家级创新平台载体培育中实现了“零”的突破。
近两年,兰州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基础持续夯实,市科技局先后起草了《兰州市培育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工作方案(建议稿)》等方案、推进建议和重点任务分解表等。2021年,征集凝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水平创新平台载体建设项目31个,并就支持兰州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内容提请科技部协调支持,《甘肃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中明确将“夯实兰州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基础”、推进“同位素重点实验室建设”“应用数学中心建设”等平台载体纳入建设规划。
兰白“两区”高质量创新发展
5年来,我市坚持把建设兰白试验区和兰白自创区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平台,在兰白“两区”建设中,区域合作不断深化、产业高地更具活力、三区发展水平提档进位。
兰白“两区”生产总值从2018年的718亿元,增至2021年首次突破1000亿元。兰州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保持在19家国家级新区首位;兰州高新区、经开区排名均有大幅提升。
市科技局在兰白“两区”建设中,积极参与、协调、组织、沟通相关事宜,推动了其中许多项目和活动的开展。2020年以来,市科技局通过举办“张江兰白服务企业直通车”线上推介活动,与上海方面开展委托研发、共建平台、科研合作等项目69项。仅2021年,除推动项目落地,该局组织三区、榆中生态创新城、市发改委、市工信委等部门,已凝练“绿色制造”领域项目28项、“双碳”领域项目7项、“隐形冠军”方面项目20项,凝练兰白“两区”重点项目48项并下发重点项目清单;主导设立了2000万元风险补偿资金池、4.5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和2000万元天使投资基金,帮助30家企业获得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贷款1.2亿元,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协调贷款1.4亿元。“张江·兰白·上中医中药经典名方研究院”“大湾区兰白自创区中医药创新发展示范区”“北欧离岸创新中心”“西北海创中心建设”正在加快建设。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巩固
5年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在我市多种举措的扶持下得到持续巩固,创新联合体建设取得突破,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更加完善,创新载体加快建设。
市科技局通过出台相关办法,积极引导省内外科技成果在兰转化,促进在兰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人才与企业联动融合,联合组建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基地83个、企业研发机构49个。该局围绕振兴“兰州制造”产业发展,聚焦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困难和问题,开展科技服务进百企活动,服务培训企业1300余家。在我省首批企业创新联合体中,中农威特、兰石集团、省公交建等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了3家。
至2021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了681家,较2016年增加了两倍,占全省总数的50%,评价入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了636家。全市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增幅较大,享受企业数量和减免额度约占到全省的四成以上。通过多项利好扶持带动,市科技局2021年推动开发了新产品41项,完成重大科技成果转化40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5家,新增创新平台45个,培育和引进创新团队41个。海默科技的水下多相流量计实现国产水下生产设备在深水油气开发中的首次商业化应用,入选了国家“十三五”创新成就展。生物医药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的长效促胰岛素分泌素、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进入临床试验,“猪口蹄疫O型病毒样颗粒疫苗”取得新兽药证书。
兰州科技创新园2021年3月27日正式开园后,城关区会同市科技局全力推进建设。除网易和中软外,2021年9月,长城紫晶西北运营中心暨蓝光光盘生产线和大数据存储系统生产线项目落户园区;同年10月,兰州科技创新产教融合中心项目落户园区。这些项目的进驻,进一步增强了该园区的科技含量和辐射带动力。目前,该园区已成功吸引68家优质企业入驻,就业人数近1000人。截至2022年3月底,实现税收1875.14万元,企业营业收入达81831.50万元,园区入驻企业已获得高新、软著、专利、体系认证20余项。
创新环境更加开放包容
5年来,我市创新环境更加开放包容,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人才队伍建设面向高端、知识产权提质增量、创新活动形式多样。
近年来,兰州市积极出台了各类科技创新政策,建立起政策办法与优惠政策相互配套衔接的“1+N+9”人才政策体系,市级投入创新创业项目资金累计已达2.9亿元,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通过“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材研发及产业化”等273个创新创业项目,兰州市柔性引进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领域高层次人才198人。在落实和细化各项人才政策的过程中,市科技局主动作为引才、聚才。这些国内知名专家、学科带头人的加盟,解决了一批事关兰州市经济转型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企业长远发展的技术难题。
市科技局通过承办或组织兰州科技成果博览会、“活力金城”兰州市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挑战赛(甘肃·兰州)现场赛、重点人才项目重大技术攻关专项“揭榜挂帅”活动、兰州-西宁科技成果对接会及兰州市智力成果转化集市等活动,激活了我市的创新“活水”。特别是2020年兰州科博会,科技合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技术交易、科技产业投资三类项目的签约总额高达70.85亿元。科博会签约项目“国内首台高压变压器型电子加速器——DG型加速器”填补了我国在该类型加速器技术上的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中国创新挑战赛获奖项目“碳离子治疗系统”攻克了“卡脖子”关键技术,实现了国产重离子治疗设备零的突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何燕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