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州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述评

(《甘南日报》2022年5月23日一版)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我州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述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在甘南这片4.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藏、汉、回、土、蒙等2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人口总数的63.13%。千百年来,甘南各族儿女顺应时代、与时俱进,休戚与共、亲如一家,绘就了一幅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交融的民族团结共同体绚丽画卷。

2017年,甘南州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2021年,玛曲县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至此,我州所辖8县市均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实现了县市全覆盖目标。国家级示范创建命名率在全省排名第一,创建工作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民族团结的暖流,涌动在甘南大地。

近年来,甘南州全面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高举民族大团结旗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全局性工作、战略性任务、生命线工程、基础性事业来抓,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大力实施“九大工程”,深入开展“八进活动”,全面实施甘肃省“一廊一区一带”行动,扎实开展“沿黄河—洮河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带”行动,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四个与共”理念深植人心,甘南各族群众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民族工作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凝心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之花需要时时浇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州委、州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制定出台创建工作实施意见、命名办法、创建标准、考核细则等,对创建工作进行了远景规划,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协调、社会广泛参与、州县(市)乡3级联动”的“大创建”工作格局。

如何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有形、有色、有效,常抓常新?甘南州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全州宣传工作总体规划,树立“大宣教”理念,涌现出一系列具有甘南特色和亮点的生动实践。

一本本精美画册,记录了“南木特”藏戏、锅庄舞、民间史诗、雕绘艺术等当地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历程。一个个由各族群众组成的民间剧团,通过藏族弹唱、回族“花儿”、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编导出甘南民族团结进步的动人故事,确保党的声音及时传达到群众中去。如拉卜楞寺佛殿音乐“道得尔”已走出寺院,先后出访演出10多个国家和地区;粗犷豪放的“朵地舞”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目光;活跃在甘南草原的20多个“南木特”戏班子,让古老藏戏重获新生;尘封的古籍得到整理,多姿的民族舞蹈得以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散发着迷人的芳香。

州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创建全域有文化的“精神家园”,就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让中华文化成为各族群众的情感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全州上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共同培育形成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自觉践行“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新时代甘南精神,,使各族群众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近年来,甘南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州县乡三级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健全了工作机构。进一步形成了齐抓共管、协同推进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先后制定出台了《甘南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实施方案》《甘南州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创建目标,突出重点内容,落实工作经费,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建工作体制机制,为各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民族团结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典型带动: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在这片多民族聚居的土地上,甘南各族儿女演绎了一幕幕民族团结大爱无疆的感人故事,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唱响了民族大团结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强音。

藏族群众修建住房,全村家家户户出人出力帮忙;汉族群众因有急事无人照看孩子,回族大娘帮忙照看;孩子们讲述着在文化室里可以上网的欢乐;穿着时髦的年轻妇女分享着网上购物的喜悦。这是一种良好的联系互动,是双方面的,是真诚的。应该说,这样的和谐、团结是联系互动的结果,其核心是建立了彼此间的信任和理解。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国梦为时代主题,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不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常态化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活动,有力增进了各族群众“五个认同”。始终把培育典型、示范引领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抓手,持续挖掘、选树和表彰先进典型,加固了甘南民族团结进步精神家园的“四梁八柱”。各族儿女“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涌现出了“草原曼巴”王万青、道吉草等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扶贫楷模”张小娟、“草原环保卫士”卓玛加布等一批新时代先进人物。

近年来,甘南受国家级表彰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7个、模范个人5人,命名教育基地2个;受省级表彰的模范集体14个、模范个人49人、示范(区)单位68个,命名教育基地5个,示范家庭33个;有州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训、教育基地各2个,州、县两级累计命名示范区(单位)、家庭和个人约1100个,形成了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扩面的创建格局。全州上下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切实担负甘南责任,履行甘南义务,发挥甘南作用,通过创新思路、打造品牌、巩固成果、引领作用,为全省创建工作提供了“甘南方案”,贡献了“甘南力量”。

两个共同:喜结累累硕果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州委、州政府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民族工作、民生工作结合起来,加快民族地区发展,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房屋整齐划一、村道平整干净,村民有说有笑、小孩嬉戏打闹……走进合作市大绍玛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春风”扑面而来。然而在过去,这里房屋破旧,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收入偏低。

“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住上了舒适的房子,现在孩子们上的是漂亮的学校,生病就医也很方便,我们感到很幸福……”这是村民们说得最多的话。如今,村民过上了新生活,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村里只要谁家有事大家都会积极去帮忙,邻里之间和谐友好、和睦相处。

甘南州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深入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强化党的民族政策宣传贯彻、着力提升依法治理民族事务能力水平,接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有效推进了全州民族事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在全省范围做到了“十个率先”:率先提出了系统、完善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1138”工作思路,率先成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率先成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指导委员会,率先成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并组织召开了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率先制定出台了《甘南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率先制定《甘南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条例》并进入州人大三审环节,率先开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线上大讲堂,率先收集整理编印了《甘南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资料汇编》,率先将每年5月23日确定为甘南州“民族团结一家亲”宣传月主题活动日,率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品牌打造工程。

高度重视文化发展、支持文化建设、注重文化应用,充分发挥文化润心、助推民族团结的作用。电影《甘南情歌》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反映民族团结的大型南木特藏戏《唐东杰布》获得甘肃优秀剧目展演“特别奖”,并入选第六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以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丁目迪为原型的民族团结进步题材电影《生根》,在国内各大院线上映。

过去的五年,是甘南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群众获得实惠最多、民族工作成效最好的时期,为推动全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促进全州团结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关心关怀;得益于对口支援省(市)的帮助支持,得益于州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州上下的共同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大家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甘南将一如既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要求,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深入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共同谱写新时代甘南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甘南日报记者 何龙 李亚键

甘南日报官微声明

甘南日报原创微信,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及著作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按规定予以一定报酬。

编辑丨邓永强 责编丨后晶晶

审核丨张淑瑜 终审丨张大勇

关注最走心的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