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七星关区:产业发展有盼头 村民生活有奔头

初夏时节,走进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小吉场镇梨子村的蚕桑种养殖基地,成片的桑树在雨中沙沙作响。据悉,该基地第一季已养殖100张蚕种,产出了1万斤蚕茧、1500斤蚕丝。不远处的蚕房里,饲养技术员刘方全正在查看“蚕宝宝”的生长情况……

刘方全正在查看蚕宝宝的生长情况。郜林筱摄

“这季1500斤蚕丝做成蚕丝被能买到450元每斤,预计收入60万元。年产值就是200多万元。”刘方全算了算,今年的蚕桑养殖收益十分可观。

近年来,小吉场镇依托政策支持,抢抓机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当地发展的新“丝”路。七星关区小吉场镇党委书记唐玉江介绍:“2021年底,我们充分发挥气候、土壤等优势,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模式,引进企业推动种桑养蚕,并进行合作经营,将其发展成了助推群众致富的高效产业。”

村民在蚕房内务工。郜林筱摄

“以前在家就是喂猪、种点庄稼,没什么收入,现在来这里上班不是很累,一天能有120元工资,还包吃包住,好得很!”55岁的王贵书是邻村茶香岩村人,她是通过亲属介绍来到基地务工的。

相关负责人表示,蚕桑种养殖基地的建立,也让像王贵书这样长期务农的“庄稼人”变成了“上班族”。

目前,蚕桑种养殖基地已建成1个育蚕室、2个大蚕房、1个储存室、1个储桑房,占地面积达2534.02亩,利益联结了德胜村和梨子村1335户6677人,其中,包含脱贫户105户520人。

基地内养殖的“蚕宝宝”。郜林筱摄

“平均每天有30人在基地养蚕务工,本季饲养春蚕已向务工群众发放了40万余元的工资。”刘方全说,下一步,基地将扩大养殖规模,预计将新增蚕桑种植面积150亩,新建6个蚕房。

据介绍,桑蚕养殖只是小吉场镇推动传统山地农业向现代特色农业转变的一角。近年来,小吉场镇依托恒大援建的大棚,在“大棚经济”上做文章,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引进经营主体,成立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培育大棚蔬菜种植,把单一的产业变成了“多元经济”。

村民余富菊正忙着采收白菜。郜林筱摄

笔者来到该镇吉兴社区的大棚蔬菜种植基地,村民余富菊正忙着采收白菜,今年59岁的她早年一直靠种庄稼来维持生计,蔬菜种植基地建立以后,她便来到基地务工。“现在到蔬菜基地务工,每天能挣一百多块钱,一个月下来,还能挣两千多元,比种包谷强多啦。”余富菊说。

当地发展蔬菜产业,不仅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也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随着蔬菜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容纳就业的能力也持续上升。

“现在平均每天有30人在大棚里务工,采收期最大用工量可以超过100人在这里工作。目前实现收益可达170万,每年发放工资约90万元,有效带动了村民就近就地就业。”吉兴社区副主任王成雄说。

在小吉场镇中药材基地,放眼望去,成片的黄精长势良好。小吉场镇气候、环境、土壤非常适合中药材的生长,近年来吸引了不少企业入驻,贵州擘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家。2019年9月,该公司投资3500万元在永兴坝区和大吉坝区种植了1000亩天冬、黄精等名贵中药材。

黄精育苗基地。郜林筱摄

据悉,该企业还租用小吉场镇经营性大棚194个,主要用于发展黄精育苗,因此还吸收了大批村民前来务工,不仅提高了剩余劳动力务工需求,还带动了当地的产业发展。

“平常用工大约40个人,忙起来的时候,要用到150多人。小时工按10元每小时,包工按140元一天发放。”育苗基地负责人刘春说,该基地月均支出务工村民工资约14万元,除相关管理、技术人员外,平均每月可带动当地40人就业增收。

产业就在大门前,就业就在家门口。如今,在小吉场镇,村民不但在家门口有产业,也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聚焦特色产业种植,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小吉场镇的快速发展是七星关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毕节市七星关区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气候资源,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因地制宜统筹推进产业革命,带动农民参与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截止目前,七星关全区已种植蔬菜50.53万亩,种植中药材10.5万亩,种植精品水果15.555万亩,完成食用菌种植4750万棒,为助推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图/文 林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