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传真|刚察法院 以党建引领弘扬“马背法庭”精神

文 | 本刊记者 沈洋 通讯员 张智民
在青海省刚察县广袤的草原上,活跃着这样一支法官队伍:冬去春来,不畏严寒酷暑,固守一方净土,这就是青海省刚察县人民法院的法官们。
地广人稀、点多、线长、面广是青海牧区的特点。为减少牧区群众诉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青海牧区法院便开始实行巡回审判制度,“马背法庭”应运而生。本着“让法官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初衷,法官们骑马下帐,把法庭“搬”到了牧民的帐房跟前,让法治的光芒照耀在草原牧区、高山雪原。
只要有群众的地方,法律就不会缺席。在刚察法院党组成员、综合审判庭庭长宋积珠的办案札记里,记录了这么一段话:“坚持基层群众需要什么,法院就宣讲什么;基层群众在哪里,法院宣讲就跟进到哪里。因为这是法院开展法治宣传的落脚点。”
在高寒缺氧的条件下,刚察法院的法官们面临着重重考验,尤其是高原反应带来了头痛、胸闷、失眠等不适,但他们依然坚守,只为了履行忠诚、干净、担当的使命,为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风雨巡回审判之路,见证了刚察法院法官司法为民的初心,也见证了牧区法治的进步。曾经,“马背法庭”的马蹄声踏破了牧区法治的冻土;如今,滚滚车轮驶入为草原带来了法治的春天。
将党小组建在庭上
“我们始终把审判执行工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主动把党建工作与审判执行工作相互融合、协调推进,促进党建和审判执行同步提升,有效推动党建审判实现‘一盘棋’融合发展。”刚察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尹发宏表示。
2022年1月,刚察法院综合审判庭审结了一起装饰装修合同纠纷案,原告韩某某新购置一套房屋需要装修,经人介绍认识了被告张某,双方就装修房屋达成合作意向,签订了装修合同,后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纠纷,遂诉至法院。
据介绍,该起案件随机分案后被分配到刚察法院综合审判庭党员法官李冲手中。由于此时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为确保审判工作不“打烊”,切实保护好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发挥好党员在疫情防控和审判执行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李冲第一时间通过“移动微法院”联系了原、被告双方,主动向双方当事人亮明党员身份,并郑重承诺依法秉公办理,不偏不倚公正司法,并接受当事人监督,以此赢得了双方当事人的信赖。经过李冲对原、被告双方进行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协商解决了纠纷。
该案只是刚察法院将党建工作与审判工作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宋积珠告诉记者,刚察法院将党小组建在庭上,以审判团队或合议庭为基本单元设立党小组,推动党建工作与审判执行工作深度融合,打造了以巡回审判为主要内容的党建品牌,形成了审判执行工作和新时期党建工作同步发展、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
为加强法院与乡村一线的紧密联系,刚察法院在全县各乡镇设立了“法官工作室”,以领导班子成员为包片领导,党员法官为主要办案力量,走下审判台、走出审判庭,深入农村牧区,走进田间地头、草原牧场,面对面与群众沟通,走进群众的心坎里,深入一线解决矛盾纠纷,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从“坐堂审案”到“一线调解”
“刚才旁听了你们的庭审,让我进一步认识到酒驾对社会、家庭带来的危害,以后我会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一定做到喝酒不开车。”1月18日,刚察县沙柳河镇城东社区居民和部分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来到当地镇政府的会议室,旁听了三起涉嫌危险驾驶罪案件的庭审。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这场庭审进一步提高了自己对酒驾危害的认识,也提升了安全出行意识。
“我院通过巡回审判方式深入村社、乡镇进行公开庭审,既起到了警示教育的作用,也为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普法宣传,让老百姓通过庭审亲身感受到酒驾带来的危害。”刚察法院党组成员、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雷延琳语重心长地说。
由于刚察县地广人稀、诉讼服务半径大,加之交通不便、网络信号覆盖不全、农牧民转场放牧等实际情况,刚察法院将巡回审判作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为农牧民群众提供便利高效的司法服务,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暖。
图片
3月8日,青海省刚察县人民法院法官到刚察县哈尔盖镇调解一起合同纠纷案件 供图 刚察法院
家住刚察县吉尔孟乡秀脑秀麻村的残疾老人扎某,因赡养问题、草场分割问题与儿子才某某发生纠纷,经村委会几次调解无效,一气之下将儿子才某某告上法庭。案件受理后,考虑到扎某年事已高、患有残疾,且不会使用网上诉讼软件,承办法官宋积珠决定到当事人家里审理此案。
开庭当天,宋积珠与其他工作人员驱车数十里,来到扎某家中。由于山区道路崎岖颠簸,原本在公路上行驶一个小时的路程却足足用了三个多小时。
“在日常的巡回审判中,这次驱车行驶的路已经算是比较好的。有些案件的当事人家住山沟,根本就没有路,只能把车停在山脚下,背着国徽和庭审设备徒步走到牧民家中进行案件审理,花在路上的时间就有半天。”刚察法院法官助理完玛卡说。
案件审理中,合议庭就赡养案及共有财产分割案进行合并审理。从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到家和万事兴的优良传统,宋积珠教育双方要学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当事人双方心中的“积怨”也被一点一点化解。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耐心调解,扎某与其儿子最终就赡养和草场分割问题达成了协议,父子俩出现的情感裂痕也修复了。“我今后一定要照顾好父亲,尽到做儿子的义务。”才某某当庭向办案法官诚恳表态。案件的审理效果也得到了旁听群众的一致好评。
调解靠前一步,纠纷止于诉前。“我院持续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传承‘枫桥经验’和‘马背法庭’精神,聚焦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紧密围绕审判执行工作,创新司法便民利民举措,通过‘巡回审判+诉前调解’的方式,以‘车载法庭’为依托,将调解室、审判庭搬到草原上,把诉讼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实现法院从‘坐堂审案’向‘一线调解’转变,做到巡回办案到一线、普法宣传到乡村,实地了解民情,就地化解矛盾,把‘红色基因’融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让群众有更多司法获得感。”刚察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晏红说。
本期封面及目录
《中国审判》杂志2022年第07期
中国审判新闻半月刊·总第29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