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花卉香飘四海

本报讯(记者 薄熙惠 刘志铁)燕红云是凌源东城街道的一名花农。2020年12月16日一大早,她就从家里来到花棚。自从上个月15日把花球栽到棚里,每天起早打理成为她一天当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看到亚百秧子长势良好,她的心里充满了快乐。

小燕种花起步较晚,只有十来年的时间。早年种花更早的人,把凌源东城街道大片的花地都占得差不多了,那时她还很年轻。弄花棚是她结婚以后的事。窄窄巴巴的一块地,仅够建一个60米长的花棚,在周围2000多亩地的花棚中,算是最小的。这没办法,东城街道农民都种花,空间已经很小了。

但别看小,钱也不少挣。记者还是在2020年11月中旬去花卉种球合作社采访时认识她的。那天,她开着三轮车,拉回够种一个棚的花球。拉回的花球不能立即下种,需要经过六七天的发芽,芽长到一寸高左右,再下种。

11月下旬,到了可以种花的时候,她特意给记者打来电话。在劳动现场,想抓拍个镜头特别难。她和她的两个亲属一起种花,花球就在铁盆里,一人拿一盆。在已经钩好的垄沟里种花时,就那速度、就那球姿,记者既不能跟拍上,也很难描述得准。花球从盆里泼下去,竟然是齐刷刷均匀地散在窄窄的沟里,而且花芽基本朝着一个方向。这是啥功夫啊!

看到记者眼睛瞪得大大的,小燕告诉记者,您不用好奇,就像记者写稿子是门功夫一样,我们东城种花女全都这么利索,没有十年八年的功夫是达不到这个效果的。

在今年的元旦前,小燕家的百合就能上市了。她说,就这一个小棚,收入几万是没问题的。而就在小燕家的花即将上市时,凌源花卉市场的交易高峰也到来了。与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时的情形明显不同,凌晨5点,凌源花卉交易市场已是人山人海。记者在交易市场见到了李玉梅。她在花卉市场已经干了20多年了,她自己种花倒花,是名副其实的花海“大姐大”。李玉梅学校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在2002年恰遇凌源正在扩建花卉市场,她大胆地学着人家的样子买花卖花。她说,全国花的行情是时时更新的,而她所联系的全国各地的“下线”都是固定的,收来的花打包装箱,上午9点多就发走了,次日早晨经她手运出的花就能到达全国各地的花店。

在凌源,像小燕和李玉梅这样的种花、卖花人可以用千百计。

凌源的花卉种植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目前发展到年产鲜切花2.3亿枝、种球0.5亿粒。花卉栽培品种有百合、郁金香、玫瑰、非洲菊、唐菖蒲、菊花、康乃馨等十几个系列60多个品种,形成了温室、冷棚与裸地,切花与种球种苗繁育配套发展的格局,切花常年生产,四季上市,被称为“北方花都”,被全国花协授予“中国百合第一县”称号。

“北方花都”名副其实!目前,凌源市2000亩以上的花卉生产基地就有2个,300亩以上的花卉生产基地10个,花卉生产总面积达到2.5万亩。拥有面积3.5万平方米花卉交易市场一个,其中,鲜切花交易大厅4000平方米。全国知名的金地园艺、克劳沃、阳光贝尔、国航国旅等花卉公司和航空公司在凌源花卉市场设立了11个办事机构。

凌源花卉香飘四海!这是因为,凌源有十几台专业运输车辆往返于北京、天津、沈阳等地,在全国设立了180多个销售网点,500多名经纪人活跃于市场及全国各地,把凌源的花卉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200多个大中城市,并出口俄罗斯、印度和日本等国家。与此同时,北方众多城市相关人员先后来凌源考察,学习种花经验,在本地建设花卉种植基地。一些花卉基地走货时,货箱标注的产地是凌源,由此可见凌源花卉的影响力之大。

“十四五”期间,凌源市确立了“实施花卉产业智能化工程,即:花卉市场的智能化改造升级;花卉大棚应用智能化生产管理技术”的花卉产业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