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岭南古祠堂门墩镌刻有西洋童子,原因是……

祠堂,无疑是岭南古村落的中心。11月13日,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来到番禺区石楼镇大岭村探访一座古老的祠堂——显宗祠,它在大岭村陈氏族人心目中位置很高,“因为大岭村当年最有威势的两大家庭,都是显宗祠所纪念的陈顺民的后裔。”说起显宗祠,很多村民都会谈起它的辉煌。
大岭村现存朝列大夫陈公祠、陈氏大宗祠、两塘公祠、善元荘公祠、显宗祠等祠堂建筑。每一座祠堂都有自己的渊源与故事。在大岭村祠堂群中,陈氏大宗祠有着最为重要的历史及社会地位,这座祠堂始建于清代,1958年改建为生产队饭堂,2000年按原貌重建。“它是为纪念大岭村陈氏开基祖遗庆公而建,记录着大岭村陈氏的源头。”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同样,在大岭村陈氏族人心目中还有一座位置很高的祠堂——显宗祠。“显”取自《三字经》内的“扬名声,显父母”,“显宗”就是敬重彰显祖宗的意思。
显宗祠位于大岭村西,大魁阁塔和龙津桥北侧,前临玉带河,坐东向西。该祠是大岭村陈氏九世祖皋夫祠,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距今近500年历史,在清朝乾隆辛酉年(1741年)重修。显宗祠又名“凝德堂”,村民俗称桥头祠,因它位于龙津桥东堍路北,前临玉带河。
据了解,显宗祠建筑面积1632平方米,建筑宽敞,装饰富丽,总体为三进两天井结构,头门四层莲花斗拱。大门左右门墩石雕正面镌有西洋童子,在番禺古建筑中比较所罕见。原来,在明代村里已有人任礼部主客清吏司郎,返乡时在祠堂外立了“送财洋童子”。这名官员一直主张和外国友好交往,后来也促成很多后代到海外发展,为大岭村成为著名“侨乡”埋下伏笔。
祠堂大门口上牌匾刻着“显宗祠”三个大字,东西两侧有青云巷,东西有钟鼓楼。大天井用白麻石铺砌,两侧有东西连廊。
“在陈氏族人心目中的位置很高,因陈氏后辈在明清两代名人辈出,各领风骚。”大岭村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显宗祠的雕刻有两大特色:一是木雕刻有三鲤(奈)鱼、风鳝、青蟹、麻虾图案,凸现珠三角饮食文化;二是石雕刻有头戴帽、垂卷发、散花领、紧身衣、束马裤、高皮靴、佩长剑、一身外国装束的“西洋童子”。
1940年1月,抗日游击队进驻大岭村,以办学教师为掩护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动员村民参加抗战,捐赠物资支援前线。解放战争时期,自抗日战争时所办的村办学校就移到显宗祠。新中国成立初期,显宗祠仍作为村办小学,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才迁入新建的小学,显宗祠现作为老年人活动中心、村史馆使用。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肖桂来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李波、肖桂来
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 李波、肖桂来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曹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