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小家为大家,他们成了社区居民的“家里人”

家有高考生、老人孩子都需要照顾……在朝阳区慧忠里第二社区,有这样一群社工,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扎在社区,成为了居民的“跑腿员”“守门人”,更成了居民们的“家里人”。
图片
刘春莹
“爸爸妈妈站着别动。”每天下班回家,王丽丽13岁的儿子总会早早等候在门口,帮从社区回来的父母往衣裤上喷酒精消毒。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摸排、敲门、消杀、巡查……王丽丽和爱人魏宏涛这对夫妻档一个是慧忠里第二社区书记,一个是第一社区的社工。从疫情开始至今,二人几乎没有休息过。
“大家基本是24小时连轴转,凌晨一两点钟到家是常事。”王丽丽说。
“去平谷的姥姥家吧!”王丽丽回家跟儿子商量。
“妈妈我不去姥姥家,我放心不下你们。”听到这话,王丽丽的眼泪哗地流了下来。
二社区的许冰家,也像王丽丽夫妇一样,一边要照顾孩子,一边还要帮助社区的老人。
图片
许冰
每晚下班前,许冰都要去照料社区的失独老人郭奶奶,买菜、交水电费、燃气费、电话费、扔垃圾……这牵扯的精力可不小。
6月22日,许冰照例给老人打电话,可电话一直没人接。她觉得不对劲儿,叫上同事和民警赶到老人家,却发现老人摔在了地上。他们连忙将老人送到了医院,三天后,老人还是离开了。许冰心里难受极了,她偷偷抹了眼泪说,“照料了好几个月,真跟亲人似的。”
朝阳区慧忠里社区,除了王丽丽,许冰,还有很多,刘春莹、石晓鹤、李雅娟、周春玲……社区的百姓们,见到他们,就像见到了“自家人”。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实习记者 师悦
编辑:王海萍
流程编辑 刘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