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散户到规模化工厂化 四川中江蚕桑业迎来新机遇

肖开丰 顾朝辉 封面新闻记者 王攀
蚕桑,一直是四川德阳中江县的传统产业。但前些年,靠农户零星散养的发展模式,效益低下,不少养殖户选择放弃。
图片
但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逐渐消退的3月,中江县一些乡镇成片的桑园里,刚修枝不久的桑树萌发新芽,一个个工厂化的蚕房完成消毒,还有一些养殖大户新搭建了现代化的蚕棚……这些现代化的桑园和设备,正在拉开中江蚕桑业由传统劳动密集型逐渐向集成化的转变。
3月23日,中江县会龙镇青杠村,在赵俊的蚕桑基地内,一个新搭建的现代化蚕棚,即将安装自动上蔟、升降蚕台等设施。2018年,长年在外做外贸生意的赵俊三兄弟在会龙镇、太安镇的4个村流转2000亩土地,并于2019年开始栽桑养蚕。今年,赵俊计划订购300张蚕种。
对这个已经10年没有养蚕的小村子来说,回归的不仅有桑蚕。“还将建缫丝厂,实现产销‘一条龙’,助农增收。”青杠村驻村干部黄海峰说。
在中江县,像青杠村这样的村子不在少数。“蚕桑是中江的传统产业,但过去都是一家一户散户发展模式。每季每户最多养两三张蚕,效益低下,以致蚕桑业逐步走入低谷。在2016年最低谷时期,全县全年发种量只有1万张。”中江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曾继红说。
图片
2016年6月,蚕桑管理职能划入当时的农业局。“我们通过调研,认为蚕桑业可抓,但过去的散养必须转型升级。”曾继红说,中江利用各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会,引导业主、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规模集中养殖,使蚕桑业逐渐由传统劳动密集型向集成化方向转变。
基于此,中江县将蚕桑业纳入农业产业规划,计划到2022年,在16个乡镇发展现代蚕桑基地12万亩,走规模化、标准化、省力化发展之路。在通济、回龙等蚕桑老区,建设蚕桑科技示范园;在仓山、冯店、太安、会龙等南片区,建设万亩蚕桑基地。同时,在仓山规划建设蚕桑加工园,解决产品加工升级的问题。
“过去我们的蚕茧质量参差不齐,会被贩子压级压价。通过业主和公司现代规模化养蚕,农户可按公司技术要求参与,能做哪一步就挣哪一步的工钱。特别是贫困户,还可参与公司一定比例分红。”太安镇副镇长周汉先说,大业主和公司还有专业团队对市场进行研判,提高了蚕桑产品的竞争力。
据统计,到2019年底,中江桑园面积已达3万余亩,其中30亩以上成片桑园1.5万余亩。拥有专业化小蚕共育室78处,大蚕省力化钢架大棚30万平方米,发种量恢复到1.5万张。预计今年发种量将达3万张,是低谷时的3倍。